简体  繁体 无障碍阅读
破题求“节” 易“水”开源 新泰市做活水权交易改革文章
发布日期:2024-07-19 16:12 浏览次数:

实施水权交易改革是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破解水资源瓶颈问题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新泰市立足县域水情,持续规范水权交易行为,利用市场化手段高效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保障。2024年2月,新泰市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水资源集约节约示范县。

一、实施背景

为盘活水资源存量,优化水资源配置,我局积极开展水权交易工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示范引领效应,促进水资源管理科学、有序发展。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破解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守住不突破泰安市分配的水资源总量指标的底线,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做出贡献;二是解决用水结构不优问题,严格管控和限制高耗水产业,以用水结构优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缓解水市场供需双方矛盾,破解我市地表水限批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激活用水权市场,为重点产业和优质项目找到“发展水”和“救命水”。

二、创新举措

一是锚定改革航向,确保水权规范转移。通过组织专家座谈、借鉴外地实践路径、调研一线取用水户等方式,仔细研究水权交易相关政策,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水权交易重点领域、交易流程、后续水权确认和监管等关键问题。

二是充分调研排查,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充分掌握水资源使用节余和不足情况,对全市节水型企业富裕水量指标情况、近三年来超许可和超计划取水单位、临时或应急取水单位等开展全面排查梳理,初步拟定可出让、受让取水户名单。

三是精心服务帮促,树立典型打开局面。全面开展政策宣传,积极为有需求的各方牵线搭桥,与水权交易双方企业、泰安市公共资源水权交易中心保持紧密沟通,及时确认实施细节和注意事项,提供全流程指导服务,降低双方时间成本和人员精力,促成水权交易项目顺利落地。

四是强化后续监管,确保管理规范有序。加强水权交易项目取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将交易双方取水口计量设施全部接入市水资源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线上线下巡查,严密监测取水量执行情况,保障计划用水、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有效落实。

三、工作实效

一是开展灌区水权交易,解决中小型灌区无证取水问题。2022年,以东周水库为转让方,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向东都镇人民政府、龙廷镇人民政府、田村水库管理服务中心、苇池水库管理服务中心、楼德镇人民政府、禹村镇人民政府转让水量132万m³;2023年,以东周水库为转让方,通过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苇池水库、田村水库、龙池庙水库、祝福庄水库等中型灌区转让水量55万m³,向霄岚、柴城等7个小型灌区交易水量16万m³;2024年,以东周水库为转让方,通过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苇池水库、田村水库、龙池庙水库、祝福庄水库等中型灌区转让水量51万m³。

二是开展重点企业水权交易,保障重点项目用水需求。2023年,以顶峰热电为转让方,通过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畅和、恒通、吉顺、泰都、泽森、伟恒矿业、新盛建筑、亨盛新型建材、金羊、君龙、胜利经贸、昌盛矿业、华创环保、润阳商砼、李丰训等企业和个人转让水量18.66万m³。2024年,以东周水库为转让方,通过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泰安浩宇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转让水量7万m³;以顶峰热电为转让方,通过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山东昌盛矿业有限公司转让水量0.84万m³。

三是开展跨行业水权交易,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2023年12月20日,东周水库将180万m³农业取水指标转让给新泰自来水公司,用于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成为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地的首单水权交易。2024年,以众泰电厂为转让方,通过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泰安市园林局转让水权100万m³。

四、综合评价

运用政府调控、市场调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实施水权交易改革,使水资源配置管理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转变。一方面,政府通过严格控制总量、加强用途管制等实现“严控增量”,另一方面,市场则通过水权交易实现“盘活存量”,在区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流转水资源,为合理用水需求提供出路,有效缓解全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和配置格局,促进水资源管理科学、有序发展。

(新泰市水务发展中心 李相国 乔琳)


信息来源:新泰市水务发展中心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