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推广粮食“减垄增地” 探索农业节水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2-10-27 14:42
浏览次数:

农业,是水资源的用水大户,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发掘农业节水潜力,促进农业节水意义重大。近年来,岱岳区在综合考虑当地土壤类型与质地、水浇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下,率先试点粮食“减垄增地”水肥一体化无垄种植技术,并通过经验推广,先后在马庄镇、大汶口镇、夏张镇、范镇等地成功改造“减垄增地”节水灌溉面积3.1万亩。
“减垄增地”的基础支撑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畦灌模式,耕地去畦垄,利用管道输水到田间,实现“水肥一体、喷滴灌”相结合的节水增效模式,提高水资源和土地利用效率。实践证明,在实施“减垄增地”改造的区域,配套完善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智慧灌溉技术装备,依托水肥一体化微喷带、立杆式喷灌、移动式喷灌机等节水设备,不但可实现一次性投入多年使用受益,且较以往相比,可实现亩均节水40%左右、节肥30%左右、节地10%左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持续推动“减垄增地”农业节水新模式,岱岳区强力宣传发动,各项目区分别组织召开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为主的工作动员会,邀请专家开展“减垄增地”技术讲座培训,组织外出考察节水灌溉设备,实地观摩岳阳合作社、金兰合作社、祥丰种业公司等微喷带、喷灌示范基地现场,引导种粮大户进一步开扩视野、转变观念,增强实施“减垄增地”、发展农业节水的积极性。
“减垄增地”模式的应用推广,有效减少了农业水资源的浪费,对促进农业节水成效明显,更好地实现了农业生产增产增效。这种模式,不仅能增加有效种植面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还能拓延社会化托管服务范围、加快数字农业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岱岳区水利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