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无障碍阅读
炬燃潮涌 青春逐光|碧水映初心 青春护安澜——记泰安市河湖管理保护服务中心闸坝管理服务科副科长张兆文
发布日期:2025-05-06 16:42 浏览次数:

泰山巍巍,汶水汤汤。一座浸润着山水灵韵的城市,总流淌着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清泉入户润泽万家,河湖澄澈映带城郭,水库闸坝筑牢安澜防线……这方水土的灵动与安宁,是一代代泰安水利人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山水间勾勒人水共生的幸福画卷,让“国泰民安”的期许,随着汩汩清流浸润每一寸土地。

在这份镌刻着责任与信仰的水利事业中,泰安市河湖管理保护服务中心闸坝管理服务科副科长张兆文十年如一日,将青春与热血融入河湖管理事业,用脚步丈量每一寸水域,在闸坝管理、党建工作、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光发热,成为群众心中的“河湖卫士”,同事眼中的“水利铁军”标杆。

在闸坝管理中,他是一丝不苟的“守护者”

用专业与严谨筑牢安全防线

2015年11月,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无限热忱,张兆文加入闸坝管理团队,扎根在工程一线,寒来暑往,他从青涩的水利新人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闸坝管理,事关工程安全、防汛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按照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要求,张兆文参与推进唐庄坝、汶口2号坝、汶口坝拦河闸标准化管理建设。从设施维护到资料整理,从人员培训到制度完善,他都亲力亲为,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防汛,是一场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保卫战,闸坝工程则是打赢这场战争的重要防御工事。在科长张红阳的带领下,张兆文从汛前检查、物资准备、预案方案修编开始,不断前移防御关口,下足绣花功夫,在暴雨洪水面前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巡坝查险、隐患处置、应急值守、工程调度……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步步为营。汛期,与河为伴、以坝为家是张兆文的工作常态。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2021年,黄河下游发生历史罕见秋汛,东平湖连续13天超警戒水位运行,最高超警0.75米!大汶河与东平湖上下贯通、互为一体,随着极端强降雨,大汶口水位不断上涨,闸坝工程面临巨大压力挑战。张兆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连续多日,和同事们顶风冒雨、迎汛而上,守护在各个闸坝工程一线。不间断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动态监测水位变化、及时调整闸坝开度……每一个环节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越是风急浪高,越见砥柱中流。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主动请缨,带领同事们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闸坝进行紧急加固。雨水和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守护闸坝安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信念。正是在张兆文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度过了秋汛,没有发生一起因闸坝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他们的“逆行”身影,成为了秋汛中最美的风景线,也让群众看到了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

防汛减灾,功夫要下在平时。这是张兆文从内心深处对职责的敬畏、对安全的重视。他牵头负责闸坝工程安全生产,顺利实现“六项机制”建设全覆盖,离不开严谨细致的风险管控、一丝不苟的隐患排查和清仓见底的问题整治。同时,创新结合现实场景,科学开展应急演练,让同事们掌握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和基本技能……筑起了工程安全最扎实的基础防线。

保障用水需求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张兆文始终紧盯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面对群众的来电来访诉求,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用水“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他回复并处理事件上百余件,件件都做到了让群众满意、安心,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在党建工作中,他是凝心聚力的“领头雁”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张兆文深知,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为市河湖管理保护服务中心第三党支部日常事务负责人,他以推进闸坝工程安全运行、平稳度汛为目标,积极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力以赴推动全市水利系统各项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创新地将党建资源转化为水利发展资源,成功实现了基层党建和闸坝业务的有机融合。

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张兆文总是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其中,“防溺水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学校,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趣味互动,提高了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识,有效减少了溺水事故的发生。为强化党员的先锋作用,他积极贯彻落实一线闪光“水利铁军”建设行动,鼓励年轻党员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张兆文和同事们既当“指挥长”,又是“施工队长”和“突击队长”。在汶口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张兆文主动承担诸多困难任务,加班加点奋战在施工一线。在闸坝设备维护现场,张兆文更是在30多度的高温下坚守施工现场,勇攀7米高的闸门更换钢丝绳,攀越5米高的坝身修补漏洞,还钻进发电水轮机室清理叶片,每日衣衫尽湿。在张兆文以及支部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河湖中心三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先后荣获“泰山先锋”红旗党支部、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以及“市直机关青年服务先锋队”等荣誉称号。

投身乡村振兴,他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为乡村发展倾注心血

2023年,张兆文来到徂汶景区天宝镇年家峪村开展驻村工作。在这里,他将水利人的担当和智慧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围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治理、党支部创办合作社等方面,他积极作为。

为学习先进经验,张兆文先后组织年家峪村相关人员到岱岳区、肥城市、新泰市观摩学习。深入研究村庄产业帮扶项目谋划、基层党建先进经验,为年家峪村的发展拓宽了思路。他大力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结合樱桃产业文化、社区服务文化、党建红色文化、安置区建设等内容,合理优化党群服务中心设计布局,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宣传阵地。最终,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功能”会议室、“全方位”宣传展区,形成党群服务中心“1厅2室 1展区”布局,为实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双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张兆文同村“两委”因地制宜,积极谋划产业发展项目。他深入调研本地樱桃、板栗、核桃等种植物的资源优势,探索深加工项目,希望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初步的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为年家峪村的产业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协助村 “两委”做好森林防火、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张兆文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家峪村顺利举办了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也为周边村镇提供了可借鉴的应急范本。

十年水利路,一生江河情。如今泰安的河湖之畔,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崭新的闸坝巍然矗立……这些生动的图景正是张兆文以及同事们交出的“幸福河湖”答卷。那些深夜里的巡坝身影、防汛时的嘶哑嗓音、创新中的反复钻研,早已化作守护河湖安澜的无声力量,融入这座城市的脉动之中。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水利工作者的奋斗史,更是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必将激励着更多青年干部投身于建设幸福河湖、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让幸福之水在齐鲁大地上奔涌长流,润泽万家。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